本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基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日前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本市在这个平台上,建设具身机器将整合包括共性技术研发、人中数据采集训练、试基中试验证、本市软硬件测试、建设具身机器产业应用在内的人中全链条服务能力。其中就包括正在建设的试基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未来将具备年产5000台套的本市验证能力。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研发迈向多场景应用的建设具身机器过程中,需要行业级公共平台提供统一服务。人中以往企业单打独斗各自研发,试基技术路线分散、本市研发重复效率低。建设具身机器这些技术一旦向行业开放,人中可以使其他开发者不用再从零构建底层系统,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与周期,改善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已经开源了本体方面的“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还有“天工”奔跑秘笈——运动控制框架,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特种作业、智慧物流等复杂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构建了关键的技术底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逐步开源一系列核心算法与工具,进一步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
机器人想要更聪明,就得有高质量、场景化的数据。但行业仍面临采集成本高、场景覆盖单一等挑战。记者获悉,创新中心正在打造业内首个集成真实场景需求与高保真仿真环境的具身智能数据基地,与相关行业共建工业、商业、家庭等超10类实体训练场景,提升机器人在真实作业中的场景适应能力。
在规模化量产方面,当前人形机器人还面临标准化生产工序缺乏、专用设备缺失、应用测试不完善、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我们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架起实验室创新与规模化量产之间的关键桥梁。”相关负责人说。
中试基地将部署高精度装配系统,提升机器人本体的装配精度与一致性。同时,构建覆盖从组装到测试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生产质量的可量化监控与持续优化,助中小企业与科研团队大幅降低工艺验证、模组试制的硬件门槛与制造成本。
按照计划,中试基地将通过年产5000台套的验证能力,打通从实验室样机到规模量产的产业断点,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商业化进程。(记者 曹政)
-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并网
- ·汉阴县实验小学奏响关爱学生五部曲 谱写温暖育人华章
- ·外卖骑手遭遇“二选一”?美团、京东分别回应
- ·认可可持续但不敢下单?2049位户外消费者的态度
- ·郑州市元旦期间公交将增发 保障市内出行
- ·湖北潜江市年产30万平方真空玻璃项目开工建设,行业资讯
- ·30日NBA:热火确认续约斯波 联盟不处罚小牛火箭
- ·股匯雙殺,外資為何大倒貨?華爾街大咖提醒做好預期管理|天下雜誌
- ·三菱汽车宣布欧退出中国市场
- ·为什么要研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总设计师给出答案
- ·为什么要研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总设计师给出答案
- ·給夢想著透過股票成為有錢人的你:投資40年,破產五次教我的事|天下雜誌
- ·羊奶商机,意美特羊奶片火爆来袭!有品更有味!
- ·矽谷最成功、快樂創業家:年輕人不可失誤的3個決定|天下雜誌
- ·自然有答案丨植物篇
- ·深度阅读:小托马斯成新真理 1.75米波士顿巨人